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知识生活>内容

数学发展史上的小故事有哪些?

来源:知识号2023-09-25 16:14:16

数学发展史上的小故事有哪些?

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德国**大科学家高斯(1777~1855)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。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,在三岁时有**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,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。

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。

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,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。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“数学王子”。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。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,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,真是大材小用。

而他又有些偏见: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,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,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,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。这**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**。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,心里畏缩起来,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。

“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。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。”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**坐在椅子上看去了。

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:“1加2等于3,3加3等于6,6加4等于10??”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,再加下去,数越来越大,很不好算。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,有些手心、额上渗出了汗来。还不到半个小时,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。

“老师,答案是不是这样?”老师头也不抬,挥着那肥厚的手,说:“去,回去再算!错了。”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。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,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:“老师!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。”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,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:5050,他惊奇起来,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,得到的数也是5050,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?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,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**人用来计算级数1+2+3+?+n的方法。

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,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。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,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。在他的鼓励下,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。

生平尼耳期.亨利克.阿贝尔(N.H.Abel,1802-1829)1802年8月出生于挪威西南城市斯塔万格附近的芬岛的一个农村。

他很早便显示了数学方面的才华。16岁那年,他遇到了一个能赏识其才能的老师霍姆伯(Holmboe)介绍他阅读牛顿、欧拉、拉格朗日、高斯的著作。**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性方法和成果,一下子开阔了阿贝尔的视野,把他的精神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,他很快被推进到当时数学研究的前沿阵地。后来他感慨地在笔记中写下这样的话:“要想在数学上取得进展,就应该阅读**的而不是他们的门徒的著作”。

你知道数学史上有什么**的小故事?

数学奇才——耐普尔 记得四大发明吗?它们是印度-***记号,十进制小数,对数和计算机。其中的对数是十七世纪由耐普尔发明的。

他1550年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,从小喜欢数学和科学,以其天才的四个成果被载入数学史。

其中的对数的发明使整个欧洲沸腾了。拉普拉斯认为“对数的发现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。”可以说对数的发现使现代化提前了至少二百年。下面我要给大家讲两个他的小故事: 一次,他宣称他的黑毛公鸡能为他证实:他的哪一个仆人偷了他的东西。

仆人们被一个接一个地派进暗室,要他们拍公鸡的背,仆人们不知道耐普尔用烟黑涂了公鸡的背,自觉有罪的那个仆人,怕挨着那个公鸡,回来时手是净的。 还有一次耐普尔因他的邻居的鸽子吃他的粮食而感到烦脑。他恫吓道:如果他邻居不限制鸽子,让它们乱飞,他就要没收些鸽子。

邻居认为他的鸽子是根本不可能被捉住的,就告诉耐普尔,如果他能捉住他们,尽管捉好了。第二天,邻居看到他的那些鸽子在耐普尔的草坪上蹒跚地走着,十分惊讶,耐普尔镇静自若地把它们装进一只大口袋。原来,耐普尔在他的草坪上各处撒了些用白兰地酒泡过的豌豆,使这些鸽子醉了。

数学历史小故事10个

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,是一个数字之间的故事。 有**,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,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。

0弟弟说:“我们大家伙儿,一起拍几张合影吧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:“好啊。

” 8哥哥说:“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,我就做一回好人吧,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,好吧?” 老4说话了:“8哥,好是好,就是太麻烦了一点,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,就这么定了吧。” 于是,它们变忙了起来,终于+号帮它们拍好了,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,冲是冲好了,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,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?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,这是电脑姐姐说:“一共5元钱,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,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?”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,就数老六最聪明,这回它还是**个算出了结果,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?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?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,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,因为老师想要休息,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,题目是: 1+2+3+ ….. +97+98+99+100 = ? 老师心里正想,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!正要借口出去时,却被 高斯叫住了!! 原来呀,高斯已经算出来了,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?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: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,也就是说: 1+2+3+4+ ….. +96+97+98+99+100 100+99+98+97+96+ ….. +4+3+2+1 =101+101+101+ ….. +101+101+101+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,但算式重复了两次,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<5050>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,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,更让他成为——数学天才! 在日常生活中,数学无处不在,比如说:买菜、卖菜、算多少钱…… 大约1500年前,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“0”的。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。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,按照一定规则,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。

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,不需要“0”这个数字。 而在当时,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“0”这个符号。 他发现,有了“0”,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,他非常高兴,还把印度人使用“0”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。

过了一段时间,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。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,教会的势力非常大,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**。 教皇非常恼怒,他斥责说,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,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“0”这个怪物,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,谁就是亵渎上帝!于是,教皇就下令,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,并对他施加了酷刑,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,使他两手残废,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。

就这样,“0”被那个愚昧、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。 但是,虽然“0”被禁止使用,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,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“0”,仍然用“0”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。 后来“0”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,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。

唐僧师徒摘桃子 **,唐僧命徒弟悟空、八戒、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。 不长时间,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。 师父唐僧问: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? 八戒憨笑着说:师父,我来考考你。 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,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,如果3个3个地数,数到**还剩1个。

你算算,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? 沙僧神秘地说:师父,我也来考考你。 我筐里的桃子,如果4个4个地数,数到**还剩1个。 你算算,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? 悟空笑眯眯地说:师父,我也来考考你。 我筐里的桃子,如果5个5个地数,数到**还剩1个。

你算算,我们每人摘多少个?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。 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? 动物中的数学“天才”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,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,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,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。 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,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,这样既坚固又省料。 蜂房的巢壁厚0.073毫米,误差极小。

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,而且排成“人”字形。 “人”字形的角度是110度。 更**地计算还表明“人”字形夹角的一半——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!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!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“默契”? 蜘蛛结的“八卦”形网,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,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。

冬天,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,这其间也有数学,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,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。 真正的数学“天才”是珊瑚虫。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“日历”,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“刻画”出365条斑纹,显然是**“画”一条。

奇怪的是,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“画”出400幅“水彩画”。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,当时地球**仅21.9小时,一年不是365天,而是400天。 (生活时报) 英国诗人捷尼逊写过一首诗,其中几行是这样写的:“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**,每 分钟都有一个人在诞生……”有个数学家读后去信质疑,信上说:“尊敬的阁下,读罢大 作,令人一快,但有几行不合逻辑,实难苟同。 根据您的算法,每分钟生**数相抵,地 球上的人数是永恒不变的。

但您也知道,事实上地球上的人口是不断地在增长。 确切地说 ,每分钟相对地有1.6749人在诞生,这与您在诗中提供的数字出入甚多。 为了符合实际, 如果您不反对,我建议您使用7/6这个分数,即将诗句改为:“每分钟都有一个人**, 每分钟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诞生……”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、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,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**的面积。

工程 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,宣称这是**设计。 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,假设 篱笆有无限长,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。 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。 他用很少的篱 笆把自己围起来,然后说:“我现在是在外面。


    标签: 百科

    自我提升  草根者生活  知识生活  我爱学习  深度学习  免费干货  经验生活  探索生活  综合动态  知识经验  科技生活 
    南明区珍贵网络科技工作室备案号:黔ICP备2022007695号-1 Copyright © 2018-2023  Powered By 铭德知识号-知识百科学识科普  
    声明:铭德知识号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网站地图